2005-01-08

《功夫》:一場可攜式金童的展示會:Kung Fu Hustle by S. Chow


【圖:一是美國cult片化的《功夫》,另一個是亞洲大片的《功夫》】

這幾天看《功夫》一片紅透大街小巷,自己孤陋寡聞加上雜事一堆都沒躬逢其盛,今天抓了個空檔,總算大開眼界。看完想想,自己還真不是星迷,也不是認真的讀書人,要想給個意見應該會被批的很慘,不過看完這部片,在想想星爺這次勇闖好萊塢,大家的捧場讓他信心滿滿的背景環境,還真讓我想起了美國電影大師奧森.威爾斯。

從《功夫》的賣座和周星馳在亞洲影壇的定位來看,怎麼看都不會和這位曾經創作《大國民(Citizen Kane, 1941)》這部教科書級影片的傳奇導演扯上邊?當然他們是八竿子打不著,可是他們勇闖好萊塢的路,個人覺得倒還真有點相似。

話說年輕時,才華洋溢的威爾斯在美國的劇院廣播界發展,成立了《水星劇團(the Mercury Theatre)》,1938年演出了一個有名的廣播劇《世界大戰 (the War of the Worlds)》,當時造成觀眾恐慌的「盛況」,現今仍讓人津津樂道。也因為如此,威爾斯被好萊塢視為「金童」,率領水星的演員班底,拍了現在算是超級經典的《大國民》,在威爾斯的帶領下,演員個個表現紮實稱職。不過現在的經典卻是當時的票房輸家,當時威爾森的工作態度也讓同業不滿,整部《大國民》的生產過程就是一個鬥爭味極濃的故事(事實上HBO在99年也將這段過程拍成了電視電影「大國民傳奇(RKO 281, 1999)」),沒有票房撐腰的威爾斯,在好萊塢的事業也漸走下坡,也逐漸建立了他以美國之外拍片為主的模式。

回頭看看星爺吧!回顧星爺的發跡,從港劇的周星馳、電影新人的周星馳、永盛王晶的周星馳,到今日周星馳的周星馳,其人稱KUSO的風格、經典台詞…等元素,相信我再提都不會比各位星迷精彩,不過我確定看到的是,星爺港漫卡通化喜劇的成形到發揚光大,他身邊一群令人絕倒的角色演員,真的是居功厥偉(舉凡本片的醬爆、金邊眼鏡男、到之前的吳孟達、如花…不一而足,就某方面看來,這還真像是個周星馳帶頭的蒙地派桑(Monty Python, 一個也是經典的英國喜劇團體)),周的影片公式化的成份不少,但是這不是他風靡亞洲的弱點,反而是他創意展現,引人入勝的重要因素,這點好萊塢也看到了,在這波合製發行華語影片的風潮下,哪能忘記這位亞洲喜劇金童,一切的一切,便有了今天這部《功夫》的誕生。不過到今天,周還不算真正被捧進好萊塢,之前的《少林足球》雖然已在美國上映,卻只有少少的戲院、少少的票房(按:當時本片在美國最多時是十四間劇院上映,美國票房共約489,600而已)。從市場的反應與行銷的成功看來,這次《功夫》很有機會循《英雄》與《十面埋伏》的路線,站上好萊塢大眾市場,台灣電影廣告上寫的「一人一票送星爺進好萊塢」,看來不是說說而已。兩相對照,周的境遇,似乎比威爾森大導來的順利不少。

不過嚴格說起來,威爾森創作的漂泊,算是他風格上「硬斗」的宿命,也使得他必須在那時的片廠怪獸之外自處,才能讓他創作上有喘息的空間,事實上他依然創作力豐沛,忠於自我的結局,從這點看還真難斷定誰是誰非。不過星爺這次的出招,在招來大量非星迷的目光之際,卻也讓「這部片好像不那麼周星馳了」聲音開始出現,基本上我的腦子裡也出現了這個聲音。我認為這部片或許說是周星馳的作品,不如說是周星馳與袁和平的聯手作品(或許還得加上中途掛冠求去的洪金寶)。星爺表演比重略微下降、故事交代不清帶來的些許失落,都在我們看著特效級武打奇觀,和中間穿插的無厘頭橋段時,似乎一筆勾消。

很多人都注意到這部片以各種方式向經典功夫/武俠片致敬,我倒覺得這是從西方的哥倫比亞到星爺的製片公司一起對現今華語影片最賺錢的類型致敬。星爺送上了自己的笑料、角色演員和經典台詞,好萊塢則奉上了大筆資金和特效技術的鼓勵, 這部片像是展示了一款新型三頻可攜式(portable)手機,到哪裡都適用,不過它從普通的市內電話變成行動電話時,總需要一些「改良」。改良展示的結果皆大歡喜。西方賺到了老闆的位置和數到會偷笑的鈔票,星爺則領到了通往好萊塢星光大道的紅地毯,不過雖然紅毯那端夠不夠歡迎他,我們還沒個準,不過他確定會比威爾森大導幸運,在這「全球好萊塢」的年代,他還是有許多好萊塢式的豐功偉業等著他的。


本文也刊載於【台灣電影筆記】網站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