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9

衝動是否值得,在於是否學到了愛和想要的不同:Juno by J. Reitman

Juno懷孕了,在她十六歲的秋天。

除了孩子將來的收養媽媽Vanessa,故事中的人沒有為這件事情焦慮超過五分鐘(不管是Juno爸、Juno後媽、還有類花痴症狀的Juno好友...即使對孩子的二愣子爸爸Paulie Bleeker來說,這件事情可能還不如明年的田徑賽重要),拘謹細心的Vanessa期待能擁有一個孩子很久了,不過她那個心中還有個搖滾少年夢的丈夫Mark好像沒有這麼想,儘管他還是十分歡迎Juno,不過不完全是為了那個未出世的寶寶,而是將自己當做理想男子典型、不停裝熟暗示,卻不知不覺忘了自己其實是愛著二愣子的那個Juno...。

這一年對這些人來說,將是難忘的一年。不只是因為新生命的加入,而是一連串新關係的建立。

繼2006年的【Little Miss Sunshine】之後,Fox Searchlight在今年的奧斯卡,用這部【Juno】(暫譯【鴻孕當頭】。挖哩!【好孕臨門】續集嗎?)又打響了獨立製片的另一砲,而且成績比去年還好(該片為福斯影業的獨立製片發行部門Fox Searchlight成立以來第一部北美票房破億的影片)。這個現象與其說是Fox Searchlight在操作自家產品的「手路」越來越有大將之風(想想當年也是奧斯卡最愛的Miramax),不如說是「福斯探照燈」對於自己的品牌與產品越來越有組織意識,並為其帶來了經營上的成功,尤其在今天美國獨立製片的市場。

或許在今日媒體工業合縱連橫的現勢之下,定義製片的獨不獨立其實是越來越模糊的事情了,但是撇開製作規模、產製流通與發行模式等等技術面的東西不談,一部影片的獨立與否,還是可以從一些精神面上的體現感覺到所謂獨立製片的樣貌。像是【Juno】和【小太陽的願望】兩部影片都處理的很出色的人本主題。

其實作為一個獨立製片導演的作品,Jason Reitman的執導手法一直都挺有想像力(就像他的【魔鬼剋星】老爸Ivan一樣)。不過,讓Juno成為一部讓人思考今日人際家庭關係與價值觀之際,還能因為生活化的對白感到詼諧的成功作品,我想我們最該感謝的是廣告人/脫衣舞者(哇!)出身的新人編劇Diablo Cody,她為觀眾創作出的美國小城人物的生活化設定和對白,直接但不辛辣,真誠且不濫情。故事處理自以為世故、其實卻有些茫然的主角Juno,其心境變化以及我們對週遭角色的漸漸了解,搭配導演清新單純的執導主軸,讓Juno成為一部很好看的影片,但是絕不是看完就算的那種,至少看完Juno的故事,你會好好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成熟,以及在人生的某些時刻,和所愛的人一起成熟其實比遇到一個成熟的人更值得期待...等等之類的問題。最後你還能為主角們可以這麼年輕就能「無痛」地體會這些道理感到欣喜。

談談整部片的靈魂吧!當然不是指那個寶寶!而是今年才快滿21歲的Ellen Page,看她的樣貌:小但有著濃睫毛的雙眼,像孩子一般的笑容,加上好像還沒發育完的白人身軀,用innocent這個字來做形容應該沒什麼人會反對,不過要是真想認識她的表演風格,建議各位去找她2005年的驚悚片【Hard Candy】來看,我總覺得Juno是Hayley的某種版本,一種只留下伶牙俐嘴的版本,也正是這份不太饒人的伶牙俐嘴,讓Juno成功掩飾了她的不成熟以及某種對成熟的期望,同時這份掩飾的技巧,讓Ellen Page得到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她在本片的演出,確實值得一看。

我想這部片的成功,小規模的獨立影片在美國形成的
市場生態已經找出某種成熟的模式必須大大地記上一筆,不過這部代表我們可以忽視這部片(或是其他或許規模更小,但是可能更好看的獨立影片)之所以是成功獨立影片的主要條件:一種對創作者對創作對象生命力的體認,以及用聰明的方法去抓住這股生命力的能力。

這應該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