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6

電影人嗆聲之外,何妨再反求諸己?---一個觀眾的想法

上個月(八月)三十一號,一群由年輕一代電影從業人員組織、電影界名人共襄盛舉的「台灣電影聯盟」,召開了「搶救台灣電影大嗆聲」活動,基於對台灣電影市場受到外來文化霸權侵蝕的憂心與本國電影產業情勢的深感迫切,這群台灣電影目前的中堅份子提出了六大訴求,分別為反對WTO經濟觀點與文化霸權、制定台灣電影法、重新定義國片、恢復「國片映演比例」、成立「國家電影中心」、納影視教育於正規教育體系中、放寬投資國片之減稅額度…等。

這些訴求或是參考亞洲電影的他山之石,如現今蓬勃的韓國電影工業的保護政策;或也是這些對台灣電影念玆在玆、滿懷希望卻見不到未來的電影工作者,對現今市場生態的觀察體會。不過,筆者不是電影業界的生力軍,也不是被指對台灣電影總是答非所問的新聞局官員,更不是手持學術理論大旗的電影學者,就一個喜愛看大眾化走向的電影觀眾而言,筆者只認為這六項要求並不完全代表我們對台灣電影的理解與盼望。當嗆聲的人一個個在連署書上看上手印,還聲稱政府再不積極回應就採取更劇烈的抗爭時,筆者不禁想問:「這些要求滿足了、環境建立了,您們就真能拍出我們會甘願掏錢上戲院看的電影嗎?」或許這些電影人,仍能拍胸脯保證一定可以拍出觀眾愛看的好片,但筆者對這問題的答案卻仍不甚樂觀。

這次「大嗆聲」所提出的要求,都只希望從外在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做要求:要求政府扶植、觀眾水準提升,進一步地,更要求市場能強制性地提供本地電影放映空間。不過仔細省思這些「嗆聲」,會發現倡議者並未反求諸己地要求改善台灣電影產業的製作結構與形態,但這或許是政策與市場之外的另一個問題核心。

台灣電影一路走來,從早期在政治干預成為宣傳工具,以及發行業主導下的短期操作趨力;到跨國組織WTO促使政策開放後卻因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使然,讓台灣電影市場門戶洞開,台灣電影的製作實力一直處於相對被動的位置,不管是西方的好萊塢電影還是亞洲的港、韓電影,近幾十年台灣電影的製作成品不論在質感與多元性上都缺乏市場競爭力,在小格局的影片藝術成就或有耀眼之時,規模較大的商業性質影片卻常常暴露出跟風或劣質的弱點。電影產業既是藝術創意與商業結構的結合,身在其中的從業人員或許不應只孤芳自賞自己的創作天賦,卻忘記了電影市場仍有其供需比例,當自己無法在固有格局之外在產製出更多樣的成品,卻老是直指政策無法完備、市場壟斷嚴重,甚至觀眾水平不夠,忘記了伸指疾呼的同時,還指著自己的四隻指頭。當今局勢或許是源自早期政策失策與跨國資本交叉影響下的結果,但是這不代表只要從外在環境的「它者」著手,電影從業人員們、甚至理論研究的學界,或許本身再花些時間想想如何突創自己的製作格局與多樣性,對現今身處窮山惡水的台灣電影環境會更有用。

在電影技術層面日益提升的今日,電影製作的質感方面或許還能靠大量的資金挹注有所提升,但也需要減低風險的精確產品規劃才能有相對應的品質效果, 這樣的高成本生產,想當然爾,亟需高素質管理與規劃人才, 現今在亞洲地區進行的許多跨國性質的大型電影製作,都必須在市場潛力、電影劇情元素,及人力運用效率等方面由製片團隊在前置期充分研究發展,才能得到投資者的信任與資金挹注。然而在現今往往讓投資者卻步的台灣電影界,或許能力列出一長篇「深具潛力」的導演、編劇,甚至演員,但是具有大型質精影片經驗記錄(track record)製作管理人才,我們又能提出幾個?在這樣的窘境下,還想進一步對台灣電影做區分(也就是所謂以台澎金馬為主),很容易又落入固步自封的老毛病。

再者,在創意展現的多元性上在台灣電影也呈現頹勢。由於台灣新電影以來,評論與學術界對電影的討論幾乎總是在藝術風格上打轉,專注於產業結構角度的電影產業分析卻付之闕如,直至近年來台灣電影身處存亡之秋,才有呼籲大家重視電影「文本之外」解讀的聲音,然而這樣的方向卻也落入前面所提「外部」的政策與市場分析。加上缺少充分規劃的輔導金政策促使創作者習慣「忽視」了觀眾,這樣的論述結構下影響了人才的養成,身處產業內部,來自本地電影教育的台灣電影老人與新血,往往依然偏重個人風格的呈現,以及向大師致敬看齊的「藝術家」風骨。商業電影所採用的類型化、明星制等製作方針,亞洲電影業長青的香港、和新起的韓國都是其運用的典範,但是在台灣卻遲遲未見成功實踐的痕跡。近年來幾部標榜具有商業考量的台灣電影,或有好評之際,卻也常出現觀眾對於電影「藝術氣息」依然偏重的聲音,或是無法脫離和電視偶像劇「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電影,對觀眾來說,實在談不上什麼「多元性」與「特殊性」:內容不是屬於本受侷限的小眾市場,就是與電視媒介內容無法完全區分,在同質性太高、目標觀眾又有限的情況下,花再多力氣、想再多花招請觀眾進戲院,買單的人應該還是不多。這時若是還有人將問題推到「觀眾水平不夠」是很不公平的。

當台灣目前的電影製作結構與創意侷限仍處萎縮狀態之際,只一再談本地電影於市場上如何被凸顯、政府政策要如何表現真誠意,似乎都只是一廂情願。其實對觀眾來說,所要求的不外乎是單部影片的「質精」和多部影片的「選擇多元」而已,這也只是一部商業影片的「基本要求」,但是卻無法完全靠政府政策甚至改變觀眾結構做到(仰望後者更是緣木求魚),不過,台灣電影人本身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了解怎麼解決嗎?筆者再悲觀也不應回答這個問題,筆者只希望,各位電影製作業的壯士們,不用一直想觀眾、市場和政府為什麼都虧待了你們,更不用想只有台澎金馬的「國片」應該被保護的無微不至,這些問題是該解決,不過不是只有這些方面有問題,您們該花時間想的是,如何讓投資人相信你們、大眾觀眾喜歡你們、如何提升自己的製作視野與實力如何培養不只會「拍電影」的製片人才、和如何才能製作一部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觀眾的電影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