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1

文化抓力與觀眾抓力: 【台灣電影 如何不散】一文讀後感

對於聯合報10日所刊登盈如學妹「台灣電影,如何不散」一文(2004-10-10/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學妹所提今日台灣薄弱的文化抓力理念,筆者深感認同。一個國家的文化內涵與深耕程度,確實可以從像電影產業這樣需要政策與企業共同參與的環境中更廣泛地解讀出來,在近日全球文化交雜的國際生態中,這樣的問題其實有著更多單元需要檢視,比如也是同是文化組成,位置卻大不相同的電影產品與觀眾,然而這點對台灣電影來說,所可能得到的討論結果卻可能比政府的短視政策與企業的外移現實更讓人灰心。

剛好昨天正在看有線電視的電影台節目,甲台播映港片《無間道二》,乙台則同時上演《雙瞳》,兩片在院線上映時都是一時話題之作,劇情形式也皆有可觀之處,一開始這兩部片讓我和遙控器陷入高度忙碌狀態,廣告了就轉到彼台。但後來還是選擇將《無》片好好看完,因為這部片感覺更能抓住筆者的神經與觀看慾望,而《雙》片除了偶有駭人的視覺奇觀之外,劇情與表演總覺得少了什麼東西。想想要是現在是在選上戲院看哪間電影,我會選哪一部?這可不像電視廣告時間可轉台。同樣以商業電影出發,並仰賴大量市場行銷預算造就的亮麗票房,時至今日,《無》《雙》二片的客觀延伸發展(如更多國的觀眾與續集)卻以前者為多,似乎說明同樣來自華語的商業創意製作牛肉,港片端給觀眾的硬是汁多肉大塊,更不用說台灣長期「主流」的「低商業性」影片了。 台灣電影對最基本的台灣電影觀眾來說,還存在著抓力嗎?

這幾週吳乙峰導演的「生命」一片,出現了國片少見的觀影熱潮,其實在有限院線與映期脈絡考量下,本片要真正賣座其實還需要觀眾與院線再多捧場一點(據上周記錄票房也僅三百餘萬,雖已讓多數國片欽羨不已,但也還有再加油的空間)。不過該片記錄片片型卻出現比大部分國片劇情片賣座的弔詭現象,也點出了國片其實仍在有限菁英觀眾市場中起伏與僅能在大眾市場外的藝術市場生存的現實。畢竟電影是文化的表現,電影創意的激發應該反映整體文化狀態的現實,內容的突創其實是電影產業更重要的指標;同時電影的經濟基礎是觀眾,電影內容更是觀眾接受度的關鍵。商業性抓不住觀眾的電影產品,除了行銷的砸錢絞腦汁,政策的金援與輔導,台灣電影是否應能迸發思考更新的創意可能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