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0

Universal Politics

前天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很熱門的巫師電影,是一部系列小說改編電影的第五集,前面幾集我都蠻喜歡的,故事在另一個虛擬的魔法世界散發出我們日常生活世界的親切感,加上經過縝密設計的刺激情節,這故事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版本都蠻受歡迎的。我不好在這裡討論原著,因為這部全球銷售超過三億本的原著小說我沒有看超過一個章節,但是我和現在許多電子媒介世代的年輕人一樣,不會錯過這系列現成的影音化故事。在戲院裡面看著主角和殺父仇人鬥了五次,這是第一次讓我這麼有感覺,一種有政治聯想的感覺。不是那種定義故事左傾偏右靠邊站的政治聯想,而是讓我開始想到:政治的意義是什麼?

我不是念政治的,也沒有政治背景,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政治立場(我還沒有鏡子可以讓我照看看自己是什麼顏色的),但是我對於政治有我自己的理解。這理解或許不正確,但總是環繞著小時候公民與教育課程裡提到的:政是眾人之事,政治便是對眾人之事的管理。當我想把這樣的定義與我週遭的現象對照與思考時,我開始有了點疑問,眾人之事確實能謂之政,今日有許多眾人之事是需要處理的,但是就我所看到的「政治」,看到的往往不只是管理,更顯而易見的比較像是「控制」、「操弄」、「吸納」還有「排他」這類的人際行為。

現在有很多人想到政治就覺得黑暗,評論政治事件就瞧不起,看待政治人物就覺得他們腦漿是不是被自己喝光了之類的,但是我總覺得,這只是主事者的問題,一種手段卑劣,動機不良的問題,其中手段卑劣影響最大。動機不良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不認為從古至今會有幾個人的政治動機是真正「良」的。誰都不是誰的全觀者,所謂的憂國憂民往往只是出自一種價值下的評估與道德建議,每個人的私人動機與原始政治計畫是不盡相同的,動機從自身發想到公開實踐的過程其實只是依種個人價值與經驗的推銷,這種推銷或許主事者有著精細的規劃,也或者是無心插柳,更可能是多方協調醞釀出的結果,這都顯示了政治人物的興起是一種情勢推展的階段性結論。

人物的特質或許會帶來改變,但是情勢才是影響力最大的,我總覺得,以政治的運作實踐而言,動機不是重點,政治決策的良窳也不在於主事者的心理有多骯髒(儘管這是最基本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你的技巧與手腕,由於你的手段不差,你的形象會正面,你的說服力會提高,由於你的手段不差,你的盟友會功能性地與你結盟,你管理眾人之事取得利益最大公約數的可能性便會提高,由於你的手段不差,你可以是個每天排育幼院參訪行程的高官同時又是個羅莉控戀童癖,只有你對你的立場、你的手段有概念,你的動機和你的政治行為良善性可以不衝突,通常不會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傷害,或許你是在操弄這些群眾,但是你還是可以提升它。

最糟的就是手段卑劣,以自欺欺人的立場與動機實踐在個人的政治動作中,道德觀點與政治形勢其實不一定要相符,手段的卑劣或許可以在這樣的前提下透過對具利基群眾的操弄,獲得高度的政治動能與支配能力。但是卑劣也表示著利益安排的不全面,也導致這權力鬥爭的不穩定。簡單的說,就是「亂了」。

於是,可以發現,高壓統治就會亂,顢頇傲慢的權力態度就會亂,低劣的群眾、形象與媒介操弄就會亂,亂了就會導致群眾的焦點受到干擾,整個社會的抵抗力受到影響,一連串的效應導致著社會有機狀態的不堪一擊,而面臨著下一波可能發生的權力重組,直到狀況得以穩定為止。

那個在英國魔法學校唸書的失親小男孩正在從個人的認同議題走向群體的政治之路,但在另一個角落小島的人們正在面臨有機時代的價值解離和權力崩解,我們會各自走向哪裡呢?我很好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