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0

反戰但不反日的後現代「戰後」電影:となり町戦争 by K. Watanabe

戰爭是一種集體性、目的性的組織暴力行為。從人類歷史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勢均力敵的對戰、以寡敵眾的力抗還是強勢席捲的迫害,戰爭作為一種有目的的毀滅性行為,應該都算是影響世界人口變數中的前幾名,一種不小於自然力量的人類「自發性」組織重整行為。

當我們用這個前提來看以戰爭片,會發現這是一個十分有層次的創作命題,畢竟這類行為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很複雜的「習性」。再讓我們以這個前提來看這部由渡邊謙作導演、江口洋介原田知世主演,改編自三崎亞記原著小說的【隔壁的戰爭】時,除了對戰爭本質的理解與質疑之外,或許我們還應在這部作品的背景多想幾分鐘,才會覺得這部日本片除了節奏足以動人但又不甚整齊的奇怪感覺,還有一些些立場與宗旨上的弦外之音。

從東京搬到舞坂町這個小市鎮沒幾年的北原修路,作為一個旅行社員工,日子實在是沒什麼特別,就算他在報紙上看到自己住的舞坂町正向隔壁的森見町「宣戰」了,他也只是覺得奇怪,某方面甚至只認為這是個惡搞的笑話,像是小孩子幼稚地在地上畫線切八段。不過,看著報導上開始出現傷亡人數、聽著一位叫做香西瑞希的市公所「戰爭推進室」女辦事員通知他:公所已賦予他情報搜查員這個工作,還有他周圍的人也開始受到戰爭影響(他認識的人真的戰死了,他的旅行社經理變成了差點幹掉他的傭兵...),北原這個二十一世紀青壯年人口的社會中堅份子(或者是我想定義的「中產階級」,我還蠻喜歡用這個很好譙的名詞),開始和這兩個小鎮的其他人一樣,學著了解什麼是戰爭,戰爭時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做什麼,好完成些什麼。就某方面來說,這將是從來不關心國家其實正在世界另一端出兵打某國人的北原,畢生難忘的體驗。

將這樣的戰爭故事放到現在,而且是行政制度上無啥影響力的地方縣市,毋寧是出自一種以錯置突顯荒謬的企圖,透過作者這樣的設定,確實點出了今日全球化趨勢下,仍汲汲營營於生活的一般民眾對於戰爭意義與現實的麻木。而這樣的麻木正來自於現代性一脈至今的所謂「異化(Alienation)」結構(而整個故事的錯置,其實又是這麼地後現代)。

在片中,作者並沒有(也不想)認真地和我們交代戰爭的脈絡與因果關係,我們只知道對於大多數的參與者來說,戰爭是一種工作。忠於戰爭所賦予的指令不見得是出自對所屬領域的熱愛與忠誠(或許對行為態度近乎機器人的香西來說是),不過定義為對工作責任的實踐倒是絕對恰當(真正對工作認真的人,你叫他/她當戰時慰安夫/婦都沒問題),片中參與戰爭的人都有某種責任與責任感(反戰的弟弟為家人和故鄉參戰、官僚町長為支持率決定戰爭的走向),但是我們都看不出這些人是為何而戰。這正是故事討論人際關係與感情問題的出發點,更是許多荒謬笑點(還有哭點)的來源。北原作為主角,同時也是觀眾的替代性參與者,他帶著我們一起用荒謬的眼光看開戰,用訝異伴隨懷疑的態度看參戰,再以一種恐懼、受創了悟的心情來看終戰,作者用這樣的結構抒發著他的反戰立場,而且也想藉此提醒我們:「今日不是無戰事,只是它戰不關己」這個現實。

這部電影的命題出發點十分有趣,但是實踐在作品風格與節奏上的表現卻沒有符合相對的期望。一開始描述開戰的那股荒謬氣氛,以及北原和香西兩位主角的互動確實都處理的挺幽默的,但是隨著故事的推進,角色變得只有某種功能化的發揮,看了還真覺得越來越沒意思。尤其到後來,為了突顯「戰情」的緊張,一種類似「大逃殺」的叢林生存法則也被軟趴趴無力地用上了,讓人有些不耐,有點用老梗的嫌疑也辜負了片子前半部建立的「不尋常的尋常戰爭」錯置命題。

對於這部片所討論的戰爭議題,除了一種反戰的嘲諷氣息以及對於現代社會的隱喻之外,我個人覺得也很值得一提的是:從歷史脈絡來看,曾經作為戰爭發動者或是戰爭受害者,對於戰爭題材的創作是不是也會有態度上的不同?當我們看過很多關於二次大戰的療傷類戰爭片,我們總讀到一種作者們對人性的矛盾情懷:戰爭出自人性的慾望與愚昧,但常常也能突顯出人性的某種光輝或正面性。當然這裡所謂療傷,當然也意味這創作者可能大部分都是以「受害者」的背景與角度出發,那,要是輪到曾經是戰爭發動國(也就是加害者)來說故事呢?

當然這些在今日說故事的人們不是發動戰爭的人,也不會是,不過事實上他們也需要療傷,只是需要療癒的是為祖先曾經帶來浩劫所背負的壓力,和對自我所屬群體的自我質疑。所以這些作品可能會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討論原諒、討論贖罪,或者是討論對自我價值的重拾、肯定與凝聚。這樣的創作背景會讓這些討論戰爭的作品有更多的意涵層次,也可能更曖昧。德國在戰後首部以希特勒為主角的【Der Untergang, 2004】算是這類背景極具參考性的作品,或許【隔壁的戰爭】也可以用這個角度來看。一方面這個故事將前提放在現代的國內村鎮裡,就少掉很多日本國在世界戰爭史(尤其是惡名昭彰的二戰)中的典型印象指涉,當我看著片中對戰爭帶來的負面意義多歸因於主事者的無能與不智,而非權力擴張的慾望時,更覺得如何探究作者對其國家的態度意涵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方向,而片尾中,曾是傭兵、終戰後卻依舊耍痞的旅行社經理望著窗外紅紅的大落日緬懷單純時光時,我也問:作者是不是也想著有一天可以更無牽絆地望著他愛的大和國旗呢?



補充】
話說回來,文末提及的這種創作思考與態度,在今日看來或許沒有什麼對或不對、好或不好,怎麼喜好端看個人的位置與態度。總之已經是一種類似政治正確的討論層次了。再談下去就會沒完沒了,所以在這裡做個補充就好。

針對這種層次,我認為比較值得玩味的是,在我們這個脈絡交錯,認同混亂的民粹小島上,能有人以這樣的想法來創作出一種政治上宏觀、兼容並蓄,又有品質與深度的作品(不過我也不是指【隔壁的戰爭】就是一個夠格的作品喔!對我而言,它只是某方面暗示了怎樣在政治層次上表達對自己國家的向心而已),還是繼續後現代地逃避,或是為自己各自的「沒人愛、眾人騎」自怨自艾?我想不管是歷史上的宿命,還是當今詮釋權力上的鬥爭現狀,在這個意識形態分裂多於整體認同核心價值的現況下,要達到這個狀態我想應該是很難,很難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