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2

詮釋的宿命、書寫的痕跡:Atonement by J. Wright

這算是一場作者與主角共同擔綱的悲劇,一直都是。

故事開始於二次大戰初期。RobbieCecilia是一對剛從主僕關係中理解出愛戀情愫的年輕男女,而Cecilia的妹妹Briony則是個自負又愛幻想的小女孩。Briony總愛將她的幻想化成創作,寫成故事。對她來說,打字機輕快又有力的韻律節奏就像他處理自己腦子裡的故事一般,自信而明快,不過在1935年盛夏發生在英國南部莊園大院、關於一個花瓶、一個水池、一封送錯的信,還有一樁強暴案,讓Briony寫出了一生最不凡的作品,而她這部最後結局看似完滿的作品所詮釋的對象,除了Robbie與Cecilia之後無法相守的餘生,還有自己尋找救贖卻無能為力的一生時光。

在不落俗套又流暢的導演處女作Pride & Prejudice(2005)之後,年輕導演Joe Wright在2007 年為觀眾呈現了這部【贖罪】。相對於前作將男女間認知與情感的微妙關係處理成起伏有致清新淡雅的奏鳴曲,Joe Wright這部以命運為主題的【贖罪】,呈現給觀眾的像是一首哀傷而又沉重的鋼琴協奏,不,或許是「打字機獨奏曲」會更恰當些。透過導演陳述的故事,你可以了解到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對你重視(或不重視)的人會帶來什麼樣無法預期、難以逆轉的影響,透過導演詮釋故事的手法,觀眾除了體會到戰爭對於人類生理與心理的撕裂與折磨(不過對我來說這命題只是這個故事的bonus),以及命運弄人的心痛與無奈,不過我走出戲院後,最讓我反覆回味的是,Briony 在整部影片中的位置,其實何嘗不是一種作者、作品與讀者之間書寫與詮釋運作關係的隱喻?

從整部影片的後半段看到最後,你會發現,我們透過這個故事了解的主人翁遭遇,其實是這個配角選擇讓我們知道的那個故事,而非他們真正的結局。儘管作者在她生命走向盡頭之際,以自許的有罪之身,向我們提示了故事的存在以及與事實的差異,都是出自一種幾近奢求的救贖動機,我們最後知道這故事是出自於「作者的選擇」,選擇不只是存在於結局的轉折,也在故事進展中角色的鋪陳:Robbie的篇幅總多於Cecilia,Robbie回憶著小時Briony暗示性的告白、以及當護士的Briony偶然談起對Robbie或許還存在的愛戀、甚至是片尾Robbie和Cecilia「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時Robbie最後的遙望......Robbie,Robbie,Robbie......這樣的處理可能是因為作者正是Robbie明顯而悲慘遭遇的始作俑者,不過或許更是因為當時Briony對Robbie的誣陷以及對這對戀人的拆散不只是出於自負,更是出於忌妒,這讓Briony所承受的痛更加複雜,也讓最後恍然大悟的讀者/觀眾們,恍然大悟得更沈重一些。

不過個人覺得比較有趣的是,這樣充滿張力的結果安排,其實就是作者書寫的痕跡,只是嚴格來說,宿命正是詮釋這篇故事的co-author(想著這點,回想起片中巧妙處理打字機韻律的Briony配樂主題,至今還是讓我不禁叫絕,這應該是2007年最出色的電影配樂之一),而我們讀者不正是隨著這些痕跡,反應著我們的情緒,理解著故事想要的那種贖罪嗎?

Roland Barthes 告訴我們「作者已死」,不過聽著Briony晚年說著「I gave them their happiness」,我想,不管作者是否存在或已然逝去,她永遠是之於讀者,最重要的人,你覺得呢?


p.s.:本片和前陣子華人影壇最受注目的【色,戒】一起競爭2007年度的威尼斯影展,結果是誰勝出也不用我說了,不過當時眾多報導當中,提到得獎影片之所以得獎,是因為其為該屆入圍影片中「最完整、完美的影片」,因而獲獎。

看完了【贖罪】,我其實有點好奇評審們所謂的完整完美的定義為何?


1 則留言:

Madame Yu 提到...

很棒的電影,唯一會想在大螢幕看的文藝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