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信任與執迷的游擊戰:Enduring Love by R. Michell
一個周末下午,一個年輕老師Joe打算在郊外野餐時和雕塑家女友Claire求婚的周末下午,一部失控紅色熱氣球卻打斷了他們,一群人衝向前去想阻止熱氣球亂飛並試圖救下在氣球裡的一對祖孫,但這樣的企圖並沒有成功,而且讓一位參與救援的中年人在他們面前摔的血肉模糊。
這一切,當然打斷了Joe的計畫,突如其來卻又近在眼前的創傷,反而讓他和Claire走向另一個心理戰場,一場質疑愛情、挑戰信任同時又讓執迷意念瀰漫的三方對戰,其中,開戰的觸媒除了難以擺脫的創傷障礙,還包括了另一個參戰人員:當時在郊外也參與那場失敗救援,之後對Joe也產生奇異情感的Jed。
這場游擊戰打的有些哀傷,有些駭人,傷亡的不只是對愛人的信任,也包括對執迷不悟的難以擺脫。但是,對Joe來說,在知道一些真相之後,加入這場混戰是不是一點都不值得,可能還有另一種答案...。
這部電影的中文片名【紅氣球之戀(Enduring Love, 2004)】可能會誤導你以為這是一部浪漫愛情片,不過事實上改編自英國作家Ian McEwan原著的本片確實討論到愛情,但事實上,本片一點都不浪漫。
故事中處理主人翁面對/逃避/自我解釋所經歷的心理創痛的過程是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在所謂「被愛妄想症」患者Jed對Joe生活的干擾、參與和挑戰的過程當中,主角和戀人之間視為理所當然的信任卻被自以為理性的偏執所取代,這影響了原本存在的價值觀:愛情、自我評價,乃至於生活態度的定義,而這些影響在戲劇的意義裡,當然也代表了一種審視與再思考的「救贖」契機-不管是劇中人的,還是觀眾們的。
原著作者McEwan也參與了本片的製作,然而片子和原著的差異不小。原著是一部參考實際精神病例,採取受害人觀點陳述而成的小說,不過在將故事轉化為影像敘事的過程當中,不但角色背景和關係做了不小轉變,影片所聚焦的點也和原著有些不同。原著裡的科普評論家Joe在電影裡成了探討社會心理的老師、研究文學的女主角則成了用作品觀察/評價人的雕塑家......這些安排都顯示了故事想要將原著裡的表達方式與結構關係簡明化的企圖,至少你在電影版本中會覺得少了很多來自McEwan極愛著墨的細節描述(不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改編作品【贖罪 (Atonement, 2007)】倒是將這點特色發揮得很精采),同時,在片子採取一種有點支離破碎的節奏安排之下,原著中對於Joe在信心危機中對自己生涯規劃的質疑,以及對於心理創傷故作堅強的自陳等等,篇幅都少了很多。
相對於對原著某些方面的處理不足,不知是不是作者對本片有一種驚悚片的處理意識,本片對Jed跟蹤狂一般的挑釁行為描述將「被愛妄想症」詮釋成一種變態的企圖倒是蠻明顯的。在片尾Jed在精神病院裡對鏡頭做出的那股眼神,或許你看了會覺得有點五味雜陳或是餘韻不斷,但對我來說,我真的不希望導演Roger Michell想要把Jed當作另一個Hannibal Lecter來看待。
這不是一部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文學作品改編電影,但是這還是一部試圖走出自己風格、企圖感染觀眾的心理驚悚電影。值得一看的地方在於英國演員的紮實演出(看現任007被變態逼急的那個樣子其實蠻有說服力的;另外那個從【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 1999)】似乎就沒換過髮型的Rhys Ifans,讓我知道一個痞子也可以當一個懾人的精神病患),以及對於心理疾病題材的處理方式;當然,還有對於Ian McEwan的那股創作的辨證以及表達方式如何投射在螢幕上的好奇。
這一切,當然打斷了Joe的計畫,突如其來卻又近在眼前的創傷,反而讓他和Claire走向另一個心理戰場,一場質疑愛情、挑戰信任同時又讓執迷意念瀰漫的三方對戰,其中,開戰的觸媒除了難以擺脫的創傷障礙,還包括了另一個參戰人員:當時在郊外也參與那場失敗救援,之後對Joe也產生奇異情感的Jed。
這場游擊戰打的有些哀傷,有些駭人,傷亡的不只是對愛人的信任,也包括對執迷不悟的難以擺脫。但是,對Joe來說,在知道一些真相之後,加入這場混戰是不是一點都不值得,可能還有另一種答案...。
這部電影的中文片名【紅氣球之戀(Enduring Love, 2004)】可能會誤導你以為這是一部浪漫愛情片,不過事實上改編自英國作家Ian McEwan原著的本片確實討論到愛情,但事實上,本片一點都不浪漫。
故事中處理主人翁面對/逃避/自我解釋所經歷的心理創痛的過程是最耐人尋味的地方。在所謂「被愛妄想症」患者Jed對Joe生活的干擾、參與和挑戰的過程當中,主角和戀人之間視為理所當然的信任卻被自以為理性的偏執所取代,這影響了原本存在的價值觀:愛情、自我評價,乃至於生活態度的定義,而這些影響在戲劇的意義裡,當然也代表了一種審視與再思考的「救贖」契機-不管是劇中人的,還是觀眾們的。
原著作者McEwan也參與了本片的製作,然而片子和原著的差異不小。原著是一部參考實際精神病例,採取受害人觀點陳述而成的小說,不過在將故事轉化為影像敘事的過程當中,不但角色背景和關係做了不小轉變,影片所聚焦的點也和原著有些不同。原著裡的科普評論家Joe在電影裡成了探討社會心理的老師、研究文學的女主角則成了用作品觀察/評價人的雕塑家......這些安排都顯示了故事想要將原著裡的表達方式與結構關係簡明化的企圖,至少你在電影版本中會覺得少了很多來自McEwan極愛著墨的細節描述(不過他的另一部電影改編作品【贖罪 (Atonement, 2007)】倒是將這點特色發揮得很精采),同時,在片子採取一種有點支離破碎的節奏安排之下,原著中對於Joe在信心危機中對自己生涯規劃的質疑,以及對於心理創傷故作堅強的自陳等等,篇幅都少了很多。
相對於對原著某些方面的處理不足,不知是不是作者對本片有一種驚悚片的處理意識,本片對Jed跟蹤狂一般的挑釁行為描述將「被愛妄想症」詮釋成一種變態的企圖倒是蠻明顯的。在片尾Jed在精神病院裡對鏡頭做出的那股眼神,或許你看了會覺得有點五味雜陳或是餘韻不斷,但對我來說,我真的不希望導演Roger Michell想要把Jed當作另一個Hannibal Lecter來看待。
這不是一部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文學作品改編電影,但是這還是一部試圖走出自己風格、企圖感染觀眾的心理驚悚電影。值得一看的地方在於英國演員的紮實演出(看現任007被變態逼急的那個樣子其實蠻有說服力的;另外那個從【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 1999)】似乎就沒換過髮型的Rhys Ifans,讓我知道一個痞子也可以當一個懾人的精神病患),以及對於心理疾病題材的處理方式;當然,還有對於Ian McEwan的那股創作的辨證以及表達方式如何投射在螢幕上的好奇。
2 則留言:
ㄚ琪這幾天看了這部片,恩!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奇怪的電影,恩!心理不健全的那個人看起來更是奇怪!
哈,和原著比起來,這部片呈現出的感覺的確挺怪的,建議你可以去找原著來看看,可以補上一些電影沒放進去的細節,其實你應該會覺得不會那麼奇怪,反而多了一點和自己對話的味道...。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