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孤獨與分享:Into The Wild by S. Penn
Christopher McCandless:
1990年,一位大學畢業生Christopher McCandless,在和爸媽吃完慶祝宴的那個晚上,將他的哈佛學業基金全捐給了慈善機構、將自己的破車開向洪水後,便帶著簡單的行李以及"Supertramp"的名字,將目標放在阿拉斯加,獨自一人走向了荒野之路。(written into book)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而真實的結局則是這位Supertramp於1992年於育空地區,因誤食毒草癱瘓,死在一台廢棄巴士裡,屍體過了月餘才被獵人發現。
對我來說,故事最迷人的不是Supertramp如何體會「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分享」。而是這些快樂如何分享/觸動著這段旅程中和Supertramp旅程裡接觸的人們。透過導演與主角家屬一起合作這部電影的完成,我認為McCandless的家人們也終於分享到了來自Christopher的生命能量(導演花了十年時間才獲得McCandless Family的同意拍攝)。
Sean Penn作為一個導演,透過這部片自將他以人為本的關懷態度作了最完整的呈現,在上一部長片作品【誓死追緝令(The Pledge, 2001)】裡,他以警匪片的包裝嘆息著人性的執迷與宿命的弄人;在好幾年之後的這部【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2007)】中,他雖然一樣以令人悵然的結局為一段憤世青年的自我追尋旅程劃下句點,但同時也向我們傳達了:這段旅程裡,Supertramp所散發的生命能量,是如何在其他人的生命裡發酵。
全片大部分的旁白來自主角本身都沒寄出的信,以及他心愛的妹妹思念哥哥的自陳內容。這持續交代著主角其實並不認同的父母,其實一直都在乎著他們心愛的兒子,只是無法讓自己的家人分享到這份愛。而主角在絕對的孤獨裡也了解到這一點,不過了解的代價似乎太大了點,也太遲了些。
儘管太遲,但是他這段尋找自我最後卻是找到生命盡頭的旅程並非全是遺憾。在Supertramp走向冰原荒野的路上,他留下的不止是吊著書袋侃侃而談的人生大道理,而是一道道持續的暖暖暗流,這股暖流出現在導演在片尾位這些生命角色的並置回顧裡。這是主角貫穿整個故事之外,最令人感覺到「人」的存在的地方。共有共生的社會故人令人憤怒,但是憤怒帶動的孤獨卻也讓人體會分享的力量與必要。
我一直並不覺得Supertramp/Christopher是個值得我同情的角色(相較起來,我更喜歡其他角色和主角交流之下展現出的那股更懂得體會自己生命的感覺);我也總覺得以Emile Hirsch這個混合了叛逆又自以為風格的年輕演員來這部片獨撐大局實在有點太看的起他了(有人說他的眼神很像Leonardo DiCaprio,但我總覺得他的表情其實更像Jack Black),但最近每次回想起這部電影,卻越來越覺得這其實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因為有了他,我們看到的Supertramp其實是一個更能讓人珍惜人生的對照角色,因為他的自信,也因為他的不假思索,而Hirsch用力用心的表演,也讓人更能感受到這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